政策和资本暖风频吹,但民营医院离破冰迎春还很远
2017-12-12 11:23:21
  • 0
  • 0
  • 0

排队2小时,就诊5分钟,这几乎是大医院看病的最真实写照。

“城市人口大量涌入,但是医疗资源并没能很快适应和调整。”艾凯眼科CEO方贤说,排队挂号、候诊、缴费、取药,一系列看病难、体验差的背后,是国内医疗资源和医疗需求之间“倒金字塔形”的结构性矛盾,尚不可调且由来已久。

从商业财经数据来看,民营医院数量五年内的上涨达到惊人的68%,但民营医院的发展似乎还有点不那么顺风顺水。民营医院的数量在2年前就超过了公立医院,就诊量却只有后者的1/7。

老牌国医馆桐君堂开办分馆,市场总监林海辰为寻找合适的物业跑遍了大半个城市;妙妈健康创始人唐明凯在为医生不愿离开公立医院烦恼;新近开张的艾凯眼科创始人方贤则为了客流量不得不去做一系列免费体验活动。

虽然产业投资人用三个"非常好"向锌财经潘越飞描述未来三十年的医疗产业发展前景。但相较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的春天远未到来。


01

分担公立医院的压力,提供更多选择

十年前,绿城集团建立的民营医院还时常被人诟病定价贵,十年后,绿城医院的年接待患者数量已经超过了44万。

而更容易观察到的是,这几年出现的全国型连锁诊所。医美、牙医、儿童诊所,都在全国范围内开起了连锁店。

在西溪首座艾凯眼科近1000平米的线下门诊部,装修及医疗设备高端大气,医护人员专业亲切,但没有出现短时间内爆发性的增长。

方贤的意思,艾凯的业务重心并非放在各类手术和疑难杂症上,而以预防代替治疗,专注眼健康管理服务。“医疗的资源和资金的投入,更应该放在预防上,而不是治疗上。”他补充,传统观点是小毛病抗一抗,抗不过才去医院,这是不对的。

妙妈健康的创始人唐明凯也表示中医历来主张“上工治未病”,强调未病先防,“很多人看中医都得到相似的诊断,这里虚,那里虚,本质上是因为大家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都是相似的。”中医讲究因果,因相同,果自然相似。

相较公立医院和中医面向大众的经营,西医的定价和选择,本就进行了筛选。

虽然不做手术,不设病床,但方贤向锌财经强调,“艾凯是功能完整的正规门诊,体检能做、确诊能做、治疗也能做。”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母亲,曾在艾凯替自己的女儿寻找手术替代治疗方案。当时通过艾凯,她直接预约到了上海的一位眼科专家教授,进一步诊断后,依然只能通过矫正手术完成。虽然手术未在艾凯进行,但是手术之后的视功能恢复训练放在了这里。

“之前去的地方,小朋友都挤在一个房间,每个人坐在一个个小隔间内做训练,地方小,环境也吵”,她补充,去了几次,小姑娘就开始有排斥心理。“现在在艾凯,女儿在里面做训练,就把儿子放在外面阅览区,还有人帮忙照看。两个小孩都很喜欢,我自己也很省心。”

这样的环境和体验,在公立医院是无法实现的。

方贤说,“人们通常认为手术是传统意义上价值最高的环节,但实际上,术后康复和训练同样是巨大的市场。”

但市场巨大和真正实现突破、形成规模,还有着一定的距离。


02

人力紧缺,成本上涨,市场鲶鱼活力受限

统计显示,仅2016年一年,我国民营医院就激增近2000家,而早在2015年年底,民营医院的数量就超过了公立医院。

但病患不会因为民营机构数量增长,就愿意去体验和尝试。

“难道你会拿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开玩笑?”一位受访者反问锌财经。

方贤说,“只有让患者相信不会第二天就卷铺盖走人,他们才会愿意来;同样只有让大牌的医生觉得模式好,档次够,他们才会愿意来支持和帮助我们成长。”

定位于中高端,意味着对服务提供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门槛。艾凯眼科所有的医疗设备都是按三甲医院的标准配置,加上场地租赁装修及人员成本,项目第一年的投入,就超过1000万。

如果是互联网项目,至少能当3、4次天使了。

方贤坦言,第一家诊所确实比较重,即使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缩短了各项申报和审批的时间,但经营成本还是实打实存在的。

只有民营医院,才能让医院不像医院,这是优势,也是沉重的成本压力。

民营中医医院的发展同样不轻松。

“大部分中药材都可以看作是农副产品,葱和蒜的价格都在涨,药材的成本自然也会不断加重。”一位中医馆的资深从业者说。

而除了药材之外,房租的持续上涨也让经营者头疼。以桐君堂所在的武林商圈为例,沿街店铺每平米的日租金都超过10块。

另外一个严峻的问题是,国家对于药品价格严格把控,导致形成了药品上封顶,下增长的双重压力,让民营医疗机构的经营更有压力。

但最关键的,是无论中医西医,医疗品牌的塑造还得依赖于专业的医生。

如今,国家允许医生多点执业,越来越多大咖级的专家选择到民营医疗“兼职”。

“民营医疗团队的基础是医院自己聘用的全职医师,上层是外聘那些更牛的大咖。”方贤解释。艾凯外聘的医师中就有被誉为“眼科超人”的崔红平,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莎普爱思滴眼液事件,他就是最早提出质疑的医生之一。

资深的专家在意的并不是一两台简单的手术,而是更希望民营医院帮他完成筛选,去针对性地解决疑难杂症。

“既提高效率,又能加快学术的研究。”方贤补充。

虽然政策向好,但现实却要复杂的多。

一位资深从业者告诉锌财经:不是高薪就能挖到好的医生。他解释,对于体制内的医生来说,想要晋升必须依托公立医院这座大庙,一旦公立医院有要求,他们就不得不放下民营医院这第二份工。

完全能做到跳出公立医院的,终究是极少的一部分。

这位从业者也表示,国家确实在倡导和推进民营医疗建设,但地方医院并不完全希望如此。这是他在民营医院一线奋战多年最切身的感受。

公立医院的经营,一部分是国家的拨款,剩下的则是需要自己创造营收,医生资源成了他们手中最重要的一张牌。

“很多人看病是奔着医生去的,而医生有医生的顾虑和指标。”他补充,这里面就不仅仅是商业的问题了。

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改革都没有那么容易。

03

市场运作,国家支持,民营医院有望迎来春天

艾凯眼科的投资人之一徐璐,在早前接受锌财经潘越飞采访时,连用三个“非常好”来形容医疗产业的投资前景,并表示“至少三十年,我国医疗产业都会呈直线上升式的发展。”

大多民营医疗机构走的是市场化的道路,选择营利性的领域,意味着自由定价、自由定位的差异化发展的存在。

桐君堂选择面向所有人的普惠医馆,而艾凯则致力于打造服务中高端的眼科加视光的综合门诊,在未来都有广阔的空间和机会。

“公立的医疗机构带有公益性质,要保基本。民营资本进入市场的好处,就在于民营医院能满足不同层次的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方贤表示,随着消费升级浪潮的推动,定位于中高端医疗的民营医疗机构将会是中高端消费力的在医疗领域的一个出口。

让大众迅速接受则是另外一回事。

统计显示,2016年中国的近视患者数多达6亿,占到总人口数的40%。在未成年人群体中,近视比例还要更高。

“在中国,没有一种疾病的占比能达占到近视这么高”,为了能够引起社会关注并创造社会价值,艾凯眼科正在联合西湖区的几所小学,为他们提供免费的眼科体检和屈光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建立屈光档案的意义在于,能够提前预测近视的发病风险和趋势,配合定期检查和科学防控就能够有效减少近视的发生率。但这一块,国内做得远远还不够。

“健康管理是目前一个很热的话题,大家都在提,但都只是泛泛而谈,没有细分到每一个专科”,方贤坦言,希望借助公益普查的形式,向公众普及眼健康管理的观念,帮助树立预防意识。

那么民营医疗的未来还缺点什么?

在妙妈健康创始人唐明凯看来,未来影响民营医疗市场进一步扩大的主导性因素在于消费者观念的转变。“病人都是跟着医生走的,想要转变头痛脑热就要找专家的思维还需要走很漫长的路。”他进一步解释,普通消费者会先看医院再找专家,高净值客户则会直接选医生,在能力范围内找最好的资源一直是患者的普遍选择。

对此,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邵逸夫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潘宏铭提出了相同的看法,同时他也强调,“患者找好医院是拦不住的,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医生的专业素质”。

民营医疗的春天还没有真正来到,但方贤对未来充满信心,“国内目前没有我可以参照的对象,我就是要在眼科门诊这个路上闯出自己的模式来”。


QA

Q: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市场会带来哪些新的变化?

A:民营资本能提供的服务,相对来说比公立医院做的要更好。因为公立医疗机构带有公利性质,它要保基本。而民营医院确实能满足不同层次的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可以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实现更多元的服务形态和更高的服务质量。

Q:有没有预期过什么时候可能会迎来眼科医疗市场的爆发?

A:我们预计会在两到三年之内迎来爆发。眼科这一块,很多时候大家都不重视,所以目前总量不大不多,但这种需求它是存在的,要靠商业的手段把它激发出来。我们现在就是在做提前布局,两三年之后,像我们这种眼科综合门诊,以及再细分的一个视光门诊,就会像牙科、医美一样变得非常成熟。

1. “鲇鱼效应”产生的前提是,鲇鱼足够强大,尽管政策利好频吹,但真正落实到地还需要时日。今天中国的民营医院相对于公立医院,还只能算作是一只小鱼苗。

2. 还是那句老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如今的市场问题是,民营医院能不能火,下一个五年,民营医院面临爆发的市场和陡增的同行,考虑的得是能不能活。

文章∣二楞 海娃

编辑∣强强

摄影∣黄硕

手绘∣陵鱼

©本文版权归“锌财经”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