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躺赢到成为遗产,失落的丝绸业面临巨变,这两点是关键!
2018-01-24 11:42:15
  • 0
  • 0
  • 0

自2013年起,我国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便成了国家级顶层战略,去年5月举行的峰会更是引起人们的关注,可是回望我国的丝绸发展之路,却充满波折。

“嫘祖栽桑蚕吐丝,抽丝织作绣神奇。”这是古人对丝绸生成过程的赞美。可作为生产中国传统文化象征丝绸的缫丝厂,最近几年却陆续被列为“遗产”。一方面是大力提倡“重建”丝绸之路,一方面却是丝绸产业发展困难重重。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对丝绸行业的品牌塑造、中游的加工织造、下游的设计研发做了介绍,从源头上认识下丝绸形成和获得难的问题。

“问题就出在丝绸形成和获得的环节上,也就是种桑养蚕和缫丝。”在丝绸厂干了近50年,现为丝绸之路集团董事长的凌兰芳说,这两道环节技术落后,难改进,根本上制约了丝绸行业的革命性进步。

古代,丝绸行业所有的技术革新,都以中国马首是瞻;近代以降,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国后来居上,一次又一次的改进了生产设备,直到今天,全世界丝绸行业的绝大多数核心技术还是以它们为尊。也正为此,使得丝绸面料织造、印染,成品缝纫裁剪等工艺技术,与其他纺织品相比,都不相上下。

女工选茧,考验耐心和细心

但是,养蚕的方式千年以来,却一直停留在一家一户采桑养殖的农耕时代,缫丝技术还徘徊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意大利、日本改进后的水平上。这种行业短板,与信息经济智能制造挺进4.0时代的步伐不相符,最终成了行业困局。

然而,改进技术,是需要动力的。

现在,欧美日本等国的丝绸行业就主要站在价值链顶端,赚取品牌高附加值,不会去改进养蚕缫丝技术。只有中国这个无人能比的茧丝原料大国,与养蚕缫丝命运相系,努力解决种桑养蚕和缫丝的致命短板,已经成了国内丝绸行业必须要做的大事。

凌兰芳说,这种改变,在未来10年内有望实现。他虽然信心满满,但前路并不平坦。

01

缫丝厂技术改进步履维艰

“你看这个接绪打结,10年前我们都是用牙咬的,不像现在还能指头上绑个刀片剪接。”在丝绸之路集团下属的菱湖缫丝厂,50岁的女工刘琴(化名)站在自动缫丝机器前,一边熟练地从机器上拉着比头发还细的断茧丝迅速打结,一边歪着头向潘越飞介绍,手中正干的活一点都不受影响。戴眼镜的潘越飞凑上前,定睛看了好一会儿,才看清刘琴手中拉着的雪白茧丝。

看惯了现代化工厂的潘越飞很诧异地问,“这么细你都能抓住,还打结那么快?”

“我都有点老花眼了,不过影响不大,每天的工作量都能轻松完成,我已经干这个活快30年了,很熟练。”刘琴微微笑道,要是近视眼,招工的话都是不要的。

缫丝女工打结,不再用牙咬

刘琴介绍,以前缫丝厂进厂是很难的,大家都是抢着应聘进缫丝厂。个子矮了不行,一般要160cm以上才能够得着机器上的锭,还要眼睛好,牙齿好。进厂了要给师傅交钱,才可以学到手艺,要基本学会一般得三个月。

这个接绪打结的工序,从用牙咬到手指上绑刀片剪接,已经是缫丝环节的一种小改。至于说要用机械化代替,除非采用颠覆性工艺,这正是凌兰芳日夜思索的创新路径。

凌兰芳说,现在的纺织车间,基本达到了无人化,如棉、毛、麻、化纤等,设备自动化程度很高,纤维断了,捻一下、融一下就快速接上了,而茧丝是蛋白长纤维,断了,必须手工接上。像这样的目前机器难以替代的工序,缫丝环节还有4个,一一攻克或者全盘颠覆,还需时日。而在今天智能制造大行其道的时代,缫丝厂技术改进困难,造成工作环境与其他行业差距巨大。

就拿浙丝二厂缫丝车间来说,近100名女工大都是像刘琴那样的老员工,她们年龄最小的30多岁,大部分40岁和50岁。当同龄人在家抱孙子、跳广场舞的时候,她们每天8小时挡车,除了接绪打结,巧手翻飞,劳动强度也大,十指被温水泡的发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盼望解放双手。凌兰芳告诉员工,总有一天整个车间只有两三个挡车,只要像打游戏一样按键就可以处理工艺故障。

“缫丝智能化,我们员工和凌董都在期盼,也在想办法率先攻克。”,缫丝厂副总经理站在自动缫丝机前,说话间隙,熟练地给一个茧丝打了结。“我已经看不见茧丝了,主要是凭经验摸着。”

赵建年今年66岁,40多年前,和凌兰芳一起在厂子里同一个车间当送茧工,对于这样的工作环境,他已经以习为常。

副总经理赵建年讲解缫丝工序

赵建年有点感慨地说道,当初工厂里全是年轻人,上下班时车铃悦耳,马路拥塞,而现在招工困难。熟练女工只是以前的十分之一,虽然工效有所提高,但很难招到新的工人了。

02

招工难,上门送的钱也难赚

甚至,招工难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厂子正常产能的发挥。

“2017年以来,生丝订单需求一直很大,但是无法多产,老客户要我拿生丝,我拿不出,送上门的钱也难赚。”浙丝二厂总经理陈美丽说,在缫丝车间,有9条生产线,正在运转的只有7条,由于招不到工人,两条生产线无法正常运转,闲置在一旁。并且从去年开始,从原来的两班倒工作制,改成了一班倒,机器每天只运转8小时。

对于招工难的问题,陈美丽说,董事长凌兰芳多年前就想过办法,那时候国内东西部人工成本差距还很大,就到西南地区招工,但是也留不住。甚至,凌兰芳联系了到朝鲜招工,双方也接触洽谈了,最终也没有成功。

现在,像刘琴这样的老一辈员工越来越少,而年轻人宁愿去饭店端盘子,也不愿去做这种不但吃力,而且不赚钱的行当。结果,缫丝厂后继员工问题成了严重的难题。

这个问题,对于凌兰芳的缫丝厂,多年以前,或许就是天方夜谭。

复摇车间用人很少

浙丝二厂,一直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为国内外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操作能手,光省部以上劳模不下数十个。位于丝绸名城湖州,距离丝绸之路集团总部25公里外的菱湖镇上。它占地面积120亩,前身是在70年前建立的菱湖丝厂,省属后改名浙丝二厂,一直是行业翘楚。曾为国家创造了数亿美元外汇。在菱湖镇,可以说有无数人的青春、甚至一辈子的命运都曾由它见证。

在整个丝绸产业链上,除了缫丝环节技术难改进和工人难招的制约,在源头上,种桑养蚕的艰难更是致命的死穴。

湖州,曾经一直是桑蚕产业的主要基地。赵建年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湖州共有缫丝厂100多家,而现在只有几家了,大都处在艰难维持状态。湖州缫丝厂的减少,除了成本的高涨,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源头的桑蚕的产量越来越少。

03

蚕农越来越少,盈利与传承不易

据统计,在1992年,湖州桑园面积35.6万亩,蚕种饲养量达到110.31万张,产茧量40981吨,蚕茧产量占全国的1/10。而在2017年,湖州全市仅有18.2万亩桑园,9.7万户养蚕农户。全市饲养蚕种114321张,蚕茧总产量5962.12吨。减产明显。

桑蚕产量的减少,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在于,蚕农付出的劳动和收益很难成正比,赚不到钱。

浙丝二厂所在的菱湖镇周边,桑园面积大大缩减,许多改成了鱼塘,现在已极少有养蚕的农户。潘越飞采访完缫丝厂,曾到菱湖镇附近的一个村庄采访了一名74岁的阿婆,她种桑养蚕已有40年。由于种桑养蚕太辛苦,10年前,阿婆就不干这活了。

阿婆说,年轻时工作主要就是养蚕,她早晨四五点就要起来,给蚕宝宝喂桑叶,然后干点家务活,就得去桑园采桑叶,采完桑叶,差不多又到喂蚕宝宝的时间了。这样一天采桑喂蚕3次,每天大部分的时间基本都要照顾蚕宝宝。

然而,蚕的娇贵并不止于此,除了按时喂养外,还要必须考虑好2个问题。

(1) 必须有40—50平米的房屋作为蚕室,室内需要较好的保温保湿性,通风透气性也要好。因为小蚕需要恒温32度左右,大蚕需要25—30度。为此要备好加温设备。

(2) 必须要注意防病。养蚕前后,都要对蚕室、蚕具等进行清洗、晾晒、药物消毒。因为现在养蚕减收因素中,因蚕病导致养蚕减收的比例高达70%。

即使这样细致入微劳累一年,养三期蚕,一个蚕农最多能养3张蚕种,而每张蚕种的理想产量是100斤蚕茧。按现在的市场价,一年收入不到一万元。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湖州练市的蚕农年养蚕收入已过万元,3亩桑园的蚕桑收入,就可抵城镇家庭3年的收入。

这样的收入差距,导致蚕农后继无人的风险越来越高。可以说,现在,一个古稀村民逝世,很可能就少一个蚕农。

04

生丝价格持续上涨,丝绸消费面临升级

丝绸行业,并没有走到山穷水尽。

女工打包好即将出厂的雪白生丝

丝绸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受2016年G20峰会的国家宣传效应,整个行业复苏明显。

“2016年4月以来,生丝价格从每吨36万元一直上涨,涨了两年了,现在已经涨到每吨56万了。”陈美丽说,2017年下半年开始,库房一直没有货,生产出来就抢光了。现在这么高的价格,都不好意思向客户报价。

以前,生丝价格也是经常猛涨,但那时候不管怎么涨,陈美丽都有300件左右的库存。并且价格猛涨一段时间后就会迅速下跌。“但这次持续涨价20个月,是历史上没有过的现象。”

陈美丽说,2017年缫丝厂销售额1个亿,利润率达到了2%,比前一年翻了一番。账上真的有了躺着的现金。以前都只能是维持经营状态。对于浙丝二厂来说,2017年,不光是生丝卖的好。而是好事一桩接着一桩,去年底,将要投资30亿建设凌波塘片区的丝绸小镇项目,已经被确定下来,多家战略投资者轮番来菱湖考察洽谈,都要参与合作。

丝绸之路集团无疑成了香饽饽。

凌兰芳透露,丝绸产业集聚、品牌企业入驻这些招商引资任务已超额完成。可惜空间不够。说这番话的前一天,凌兰芳刚从北京回来,带来了一块"国家工业文化遗产 菱湖丝厂"的牌匾,目前国家工信部只评了11家,菱湖丝厂榜上有名。

照此势头发展下去,种桑养蚕和缫丝技术的革命性变革,或许会加快。

1.需求是一个产业发展进步的动力。真丝绸作为天然蛋白纤维,被誉为人的第二皮肤,在追求健康、原生态消费旺盛的今天,丝绸的市场不会消失。但并不意味着不会萎缩,养蚕形式和缫丝技术一直难改进,丝绸消费将变得更加小众而奢侈。

2.丝绸行业的革命,迫在眉睫,但又死水微澜。行业内谁都清楚继续变革,但谁也无能力去做,因为它牵一发动全身,不但需要高精尖人才、大量的资本投入,更牵涉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

文章∣天路

编辑∣强强

摄影∣黄硕

手绘∣陵鱼

©本文版权归“锌财经”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